这种方法是将聚四氟乙烯置于苯乙烯、反丁烯二酸、甲基丙烯酸酯类等可聚合的单体中,以Co60。辐射使单体在聚四氟乙烯表面发生化学接枝聚合,从而使聚四氟乙烯膜表面形成一层易于粘接的接枝聚合物。接枝后的聚四氟乙烯三维方向均匀长大,形状保持,但失去原聚四氟乙烯的光泽和润滑感。表面粗糙程度随接枝量的增加而增大,但表面不变色,而且在潮湿环境下表面电阻也不变化。 方志等人研究了空气中APGD(大气压下辉光放电)和DBD(介质阻挡放电)对聚四氟乙烯表面进行改性的效果,并分析了APGD和DBD处理效果不同的原因,实验结果表明:聚四氟乙烯表面经APGD和DBD处理后,其表面微观样貌和表面化学成分均发生变化,又APGD的处理效果优于DBD。用APGD对聚四氟乙烯表面进行更为均匀的处理40s后,聚四氟乙烯表面的氧元素质量分数从0增加到21%,表面的水接触角从118度下降到53度。 韦亚兵等人对紫外光接枝表面改性的聚四氟乙烯薄膜进行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研究。结果表明,聚四氟乙烯表面在预光照阶段发生C-F键的断裂,产生活性中心;在接枝反应阶段,聚四氟乙烯表面的C-F键继续受紫外光照射而发生断裂,氟原子脱落,从而接枝上了丙烯酸单体。 辐射接枝处理法一定要有辐射能源,最大弱点是聚四氟乙烯经辐射接枝的同时本身受到破坏,拉伸强度下降30%,伸长率也降低,特别对填充聚四氟乙烯拉伸强度下降达45%,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。